返回 热点新闻_娱乐资讯_溏心娱乐

迪丽热巴起诉某奶茶品牌侵权 8月该公司已因此案被强制执行5万元

2025-10-11

“明星同款”这四个字,曾是奶茶店的流量密码;如今,却可能成为法院传票的开场白。企查查最新记录显示,因擅自使用迪丽热巴肖像做招商宣传,某新茶饮品牌被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,并于8月强制执行5万元赔款。钱不算天价,却足以让行业听见一记清脆的耳光:流量可以“借”,法律不会“装傻”。

事件回闪:从“网友晒图”到“限高令”

去年起,社交平台陆续出现“迪丽热巴喊你喝**奶茶”的物料:易拉宝、纸杯、外卖袋,一应俱全。明星侧脸、复古滤镜,再配一句“新疆美女都爱的味道”,让加盟商误以为品牌已与艺人签约。实际上,热巴从未授权,甚至没喝过一口。律师函发出后,门店仍继续摆放海报,最终闹上法庭。判决生效,品牌未主动履行,法院于是追加“限高”,飞机高铁星级酒店,统统列入黑名单。5万元执行款到账那天,距离首批侵权海报贴出,整整一年。

法律视角:5万少不少?侵权成本怎么算

《民法典》第1019条写得明白:未经肖像权人许可,不得制作、使用、公开其肖像。赔偿标准参考“许可费+侵权所得+合理开支”,法院最终酌定5万元,看似“友情价”,却传递两层信号:一是“小本生意”并非免罚金牌,二是“及时下架”可减轻责任。若品牌当初收到律师函即撤物料,赔偿可能腰斩;执意“硬刚”,多出来的部分就是“知错不改税”。

行业暗涌:奶茶赛道“撞脸”成常态

从“李现同款柠檬茶”到“王一博蓝”,新茶饮惯用“明星脸”做社交货币。加盟展会上,更有人直接P图:把明星机场照换成自家饮品,配文“千万粉丝打卡”。理由简单粗暴:下沉市场加盟商认明星,比认口感更直接。此次“5万罚单”等于给玩法划红线:未授权使用,哪怕只贴在一家门店,也属于商业宣传,肖像权人可“逐店追责”。流量盛宴里,突然多了法务成本这道菜。

明星维权史:从“发声明”到“真刀真枪”

过去艺人被侵权,多止步于工作室声明;如今,越来越多90后、00后小花选择“直接起诉”。杨幂、赵丽颖、鞠婧祎都曾获赔数十万,款项多数捐赠公益,既立住公众形象,也让侵权方“出血”有肉痛感。热巴此次索赔5万,金额虽小,却延续“零容忍”态度:不主动和解、不撤诉、不删博,执行阶段仍申请限高,等于告诉后来者“借脸”之前,先掂量钱包。

消费者视角:我们为什么爱“明星同款”

心理学上叫“光环迁移”:把对明星的喜欢,迁到一杯茶、一件衣服、一瓶矿泉水。品牌正是利用这种“情感套利”,让加盟商相信“偶像站在我门口,流量就会排成长龙”。但当光环是偷来的,消费者会瞬间清醒:原来自己晒的“同款”,明星根本不知情。信任崩塌只需三秒,重建却需要三年。5万罚款,看似罚的是品牌,其实也在给市场“去滤镜”。

未来猜想:授权经济才会长久

明星代言费高企,中小品牌买不起,就动“歪脑筋”;但“限高令”一出,大家开始算账,偷用肖像,省下的几十万授权费,可能换来法院传票+品牌拉黑+加盟商退盟,得不偿失。于是,短授权、区域授权、社交平台的“单条内容合作”应运而生,花小钱买真肖像,比冒险偷图划算。正版经济,正在诉讼与判决的缝隙里发芽。5万赔偿,对明星九牛一毛,对品牌也不是灭顶之灾,却像一盏黄灯,提醒所有想“蹭脸”的人:流量可以快,法律不会快,但更不会缺席。

最新文章

一场重聚一段绯闻:《顺风妇产科》李昌勋谈和宋慧乔绯闻

明星

 

阅读17791

迪丽热巴起诉某奶茶品牌侵权 8月该公司已因此案被强制执行5万元

明星

 

阅读14525

李昀锐孟子义被被曝恋情瓜 狗仔发视频曝男方在女方家过夜

明星

 

阅读18338

《许我耀眼》零宣发空降:赵露思的“逆风局”成功翻盘

娱乐

 

阅读11441

当“30亿太奶奶”霸屏 李柯以短剧女王现象给影视圈上了什么课

娱乐

 

阅读11395

冀ICP备20017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