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热点新闻_娱乐资讯_溏心娱乐

金·卡戴珊坦言后悔曾经与贾斯汀·比伯合拍性感写真:称“完全想不明白谁觉得这个创意合情合理”

2025-10-22

“我现在完全想不明白当初是谁批准了这个企划。” 金·卡戴珊在近期访谈里罕见地公开自省,把镜头拉回2010年:30岁的她身着紧身礼服,与16岁的贾斯汀·比伯贴身合影,照片被冠以“性感”“暧昧”标签,横扫娱乐头版。14年后,这场“流量狂欢”的当事人之一亲口否定其合理性,舆论场随之炸锅:一组写真,为何让“见惯大风大浪”的卡戴珊都后背发凉?当“未成年”与“性感”被放在同一张封面,谁该为当年的“创意”负责?

2010年的“创意”:流量饥渴下的“破格配对市场”

2010年的比伯,刚凭《Baby》成为全球现象级少年偶像;卡戴珊则处在家族真人秀蹿红初期,急需突破“真人秀名媛”标签。杂志编辑部的逻辑简单粗暴:把“少年天王的荷尔蒙初现”与“性感尤物”混搭,既能俘获比伯的Z世代粉丝,也能让卡戴珊的成人受众买单。于是,贴身合影、暧昧眼神、暗色灯光成为视觉卖点,“姐弟暧昧”成为宣传话术。彼时,社交媒体尚未像今日这般“显微镜化”,“未成年+性感”并未触发大规模抵制,反而被视为“破格创意”。流量饥渴,让道德边界悄悄后移。

卡戴珊的“后悔”:迟来的自省,还是公关避险

卡戴珊此时发声,时机耐人寻味:一方面,她正在转型“法律与人权”新形象,为律考纪录片造势;另一方面,欧美娱乐圈对“未成年性化”的清算愈演愈烈,布兰妮旧照被翻、Billie Eilish刻意宽松着装、Netflix纪录片《Cuties》引发下架潮。公开忏悔,等于提前与“旧时代原罪”切割。但“后悔”本身也坐实了一个事实:当年的拍摄,并非“无心之过”,而是成年人对未成年形象的刻意商品化。只是,当流量巨兽吃饱后,留下的道德窟窿,需要当事人亲自填补。

比伯的“沉默”:当事男孩为何没说不

值得注意的是比伯方面并未就旧照发表任何评论。原因不难理解:16岁的他,身处事业起飞期,团队与家庭皆希借“成人化”形象打破“童星”天花板。拍摄现场,父母与经纪人全程在场,却仍默许“性感”标签。这暴露出娱乐工业对未成年艺人的普遍操作:用“快熟”造型缩短成长周期,提前收割成人市场红利。比伯的“没说不”,并非同意,而是“被同意”,成年决策层集体失声,让未成年人的形象权成为商业筹码。卡戴珊的后悔,某种程度上,也是替当年“集体默许”的成年人背锅。

公众情绪:我们为什么对旧照“后知后觉”

社交媒体的评论区,出现一种声音:“当年我也觉得怪怪的,但不敢说。”集体沉默,源于“时代滤镜”,在“流量即正义”的十年前,反对声音被“想太多”“上纲上线”的标签淹没。如今,女性主义、儿童保护、媒介素养教育普及,公众才拥有“事后批判”的勇气。卡戴珊的后悔,恰好提供了一个“反思接口”:让当年的“默认者”意识到,自己也参与了这场性化狂欢。真正的进步,不是“事后聪明”,而是把今天的红线,变成明天的日常习惯。

卡戴珊一句“想不明白”,把旧照重新推上审判席,也把自己推回道德考场。比伯的沉默,提醒我们未成年人的“被同意”同样需要被看见。娱乐工业的齿轮从未停止,但红线可以前移,从编辑部的选题会,到经纪人的审核表,再到家长的签字笔。流量可以等,童年不能重来。

最新文章

金·卡戴珊坦言后悔曾经与贾斯汀·比伯合拍性感写真:称“完全想不明白谁觉得这个创意合情合理”

明星

 

阅读19066

黄轩采访坦言《命悬一生》演爽了 回应自己面相都变了

明星

 

阅读19077

疑似前女友出来“补刀”:窦骁的富家女滤镜是巧合还是人设

明星

 

阅读11410

近日小S全家现身庆功宴 具俊晔为S妈按摩肩膀 许雅钧一手牵小S一手持鲜花与红酒

明星

 

阅读13877

《VOGUE》赶上20周年抓住噱头狠狠造势 盛典官宣日当天更是连上几个热搜

明星

 

阅读13756

冀ICP备20017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