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月11日,2025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国产电影展在厦门正式启动。演员万茜作为推介人亮相启动仪式,以“电影是光,我们是逐光者”的比喻,道出了对中国电影未来的深切期待。她坦言能看到中国电影“欣欣向荣的一种气”,并呼吁观众关注其主演的影片《长夜将尽》。这场发言不仅是一位演员的个人感悟,更折射出中国电影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的关键转型。
从演员到推介人:万茜的行业角色蜕变
万茜的从业经历堪称中国电影人成长的缩影。从金马奖最佳女配角到金爵奖影后,她历经电视剧、话剧、电影的多维度锤炼。2025年,她凭借《长夜将尽》中饰演的复杂角色“杀手保姆”叶晓霖,斩获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,该片同时获得金爵奖评委会大奖。此次以推介人身份亮相金鸡国产电影展,标志着其行业地位的提升,从台前表演者转向产业价值的传递者。她在启动仪式上强调“好的作品自己会说话”,恰是对其艺术信念的诠释:演员的终极使命是用角色说话,而非流量炒作。

《长夜将尽》:一部影片的产业象征意义
作为电影展揭幕作品,《长夜将尽》具有多重代表性。这部“四川造”电影全程在贵州取景,以老龄化社会为背景,融合犯罪、爱情元素,展现了区域影视基地与本土叙事的崛起。更值得注意的是,该片在类型探索上的突破:它并非简单的商业类型片,而是通过“杀手保姆”与“动物园饲养员”的命运交织,叩问人性与社会议题。这种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,正是当前国产电影追求的范式。万茜在推荐时特意强调影片“被光影照亮”的深意,实则是暗示中国电影正从娱乐工具转向思想载体的进化。
金鸡平台的价值重构:从展映窗口到生态引擎
本届金鸡国产电影展的策划凸显了平台战略的升级。展映158部影片、举办46场主创见面会,并首次打造“金鸡百花梦想大道”这一常态化文旅项目。这些举措指向一个目标:打破电影节作为“短期盛宴”的局限,构建全年度的电影文化生态。万茜在发言中特别提到,电影展既是老一辈电影人的嘱托,也是年轻影人的梦想舞台。这一表述呼应了金鸡奖推动产业代际传承的使命——通过创投大会、产业签约等配套活动,为新生代电影人提供孵化空间。

产业转折点:质量升级期的挑战与机遇
万茜所言的“欣欣向荣之气”,在宏观数据中可得印证。2025年上半年,国产电影票房占比达91.2%,技术层面亦显著进步:《流浪地球2》虚拟制片应用率60%,《哪吒》系列创华语片海外20年最佳票房。但繁荣背后仍有隐忧:资本向头部IP集中挤压原创空间,档期依赖症未解。此时更需要《长夜将尽》这类作品,以120分钟片长承载深刻主题,证明电影可兼顾艺术表达与观众共鸣。万茜的推介人角色,恰是产业从明星中心制向作品中心制过渡的信号。
电影是光,而追光者正在创造历史
万茜在金鸡电影展的发言,既是个体电影人的心声,也是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注脚。当她说“前路漫漫,光影相伴”时,不仅是在祝福中国电影,更是在定义这个时代的文化使命,电影作为一束光,既要照亮银幕,也要照亮现实。而如《长夜将尽》这样的作品,正是这束光的具体化身:它让我们看到,中国电影的未来不在于投资规模或明星阵容,而在于能否用真诚讲述打动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