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热点新闻_娱乐资讯_溏心娱乐

有爆料称吴昕身家十位数 下限10亿 网友直言不可信建议查税

2025-11-13

“吴昕身家十位数,下限10亿上限99亿!”当这则爆料在网络上蔓延时,评论区最热闹的声音是,“建议查税”。这场关于明星财富的讨论已超出八卦范畴,演变为公众对虚假财富神话的集体质疑。与以往明星身家爆料后一片惊叹不同,这次网友们纷纷拿起计算器,用基本算术拆解这个看似惊人的数字。当快乐家族其他成员活跃于公众视野时,低调的吴昕反而以这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焦点。

漏洞百出的财富传奇,难以通过基本算术关

爆料者为吴昕的“十位数身家”描绘了一条“运气加持”的路径:早年靠副业完成原始积累,精准投资房产并在房价高点抛售,加上十余年坚持购买黄金。这套说辞听起来像都市爽文,却经不起最基础的推敲。以黄金投资为例,有网友算了一笔账:即使吴昕在2006年入行时就拿出2000万元流动资金,以当时每克200元的价格购买黄金,并持有到今年最高点每克400元时全部卖出,她也只能赚到8000万元,距离十位数身家相差甚远。从时间维度看,吴昕职业生涯约19年,要积累十位数身家,年均净收入需接近5000万元。这一数字与行业实际情况存在明显差距,网购高速发展期,头部店铺也需三年才实现1亿元盈利。

对比引发的荒谬感,快乐家族成了“五百亿天团”

更让网友认为离谱的是横向对比带来的荒谬感。有网友直言:“何超琼才300亿身家,吴昕竟然能十亿?” 若吴昕真能有十位数身家,那么比她知名度更高、资源更丰富的何炅,财富规模岂不是要达到百亿级别?再加上涉足直播带货、潮牌经营等其他快乐家族成员,这个主持团体会成为总资产超过何超琼的“五百亿组合”,这显然与常理相悖。这种对比让爆料显得尤为不靠谱,网友调侃道:“感觉再通货膨胀下去,下次就能看到何炅有百亿的说法了。”

“富婆人设”背后的动机,或是为商业变现铺路

为何此时会出现如此夸张的“富婆人设”?有观点认为,这类人为塑造的富豪形象最终目的是为商业变现铺路。正如一位网友点破:“富婆人设有什么用吗?可以买通稿说她品味好之类的,带货就会有买账的。” 当公众接受“明星非常有钱”的设定,明星带货时常用的“不赚钱、发福利”等话术才会有人相信。这种“赋魅”行为将财富与能力直接划等号,让公众产生“明星有钱便不会骗人”的错误认知。然而现实是,明星带货翻车已屡见不鲜,从假货到三无产品,最终受损的是消费者。

网友喊话查税,体现对公平纳税的期待

“一律拉去查税”,这类评论在相关讨论中屡见不鲜。网友们的呼声,既是对虚假信息的抵制,也包含对“合法赚钱”的朴素期待。近年来税务部门明显加强了对高收入人群的监管。根据国家税务总局数据,2021年以来,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达360余起,查补税款30多亿元。国务院近期出台的《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》,以及税务总局发布的相应公告,都将使税务部门能更全面掌握网络主播及相关方的涉税信息。在大数据比对下,偷逃税行为将更难隐匿。

明星财富神话的潜在危害,扭曲社会价值观

夸大明星身家不仅是娱乐八卦话题,更可能产生社会价值观的误导。当“靠名气轻松赚十亿”的故事被反复炒作,容易让年轻人产生“脚踏实地无用,不如靠流量出圈”的错误认知。此外,这类虚假的财富故事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,设计“明星推荐”的骗局,让盲目跟风者受损。事实上,明星的成功离不开时代和平台的加持,他们的投资也并非次次成功,只不过失败的案例被刻意掩盖,偶然的幸运被无限放大。吴昕多年来在事业上的努力值得认可,但没必要被安上“十位数身家”的虚假标签。

最新文章

徐艺洋深夜学英语 黄子韬一旁宠溺陪伴 真夫妻的糖分超标了

明星

 

阅读12899

梁家辉谈拍戏之苦:称从未拍过不吃苦的戏 鼓励各位新生代演员迎难而上

明星

 

阅读17950

网友要求上视节撤掉秦雯所获的奖项,本人至今仍不敢回应

新闻

 

阅读19355

马天宇首谈李明德风波:制片人抵押房子,我们被逼到绝路

明星

 

阅读13109

有爆料称吴昕身家十位数 下限10亿 网友直言不可信建议查税

明星

 

阅读16419

冀ICP备20017381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