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热点新闻_娱乐资讯_溏心娱乐

10月15日赵樱子在直播中自曝不拍戏的原因 称吃不了熬夜的苦

2025-10-15

“不是没戏找,是我怕熬夜。”10月15日,赵樱子在直播间甩出这句大实话,弹幕瞬间分成两派:一边刷“姐姐清醒”,一边写“借口罢了”。看似只是个人选择,却把横店深夜那套“连轴转神话”再次拽到聚光灯下——当演员公开把“不熬夜”写进职业底线,是“躺平”,还是“保命”?当“直播”比拍戏更香,揭开的是个体惰怠,还是整个工种的系统性过劳?

 熬夜=“演员勋章”?片场 Clock 永不打烊

横店的通告单上,18小时起步是常态:白天外景追日光,晚上棚拍赶景期,转场间隙化妆车就是移动旅馆。赵樱子口中的“冬天穿纱、夏天穿貂”并非卖惨——机位、天气、档期,一个都错不开。医学杂志《Sleep》早有研究:连续熬夜超两周,端粒缩短速度提升3倍,相当于生理年龄+10岁。也难怪她自嘲“少活20年”。过去,这种“透支”被包装成敬业人设;如今,Z世代把“寿命”写进成本收益表,“不拍”成了最硬气的谈判。

  

直播为何“真香”:时间主权+即时变现

赵樱子直播间场均4小时,但节奏自己握:累了暂停,困了下播,打赏与佣金实时到账。相比拍戏三个月封闭、回款周期半年,直播的“日清”模式简直现金流天堂。更别说空调房、常态妆、随时喝水上厕所——身体信号被尊重,这是“打工人”最朴素的心理红利。数据显示,头部中花直播一晚GMV可达500万+,抽成30%就是150万,抵得上一部A级网剧的片酬。与其在片场熬大夜,不如把“夜”切成可掌控的4小时,还能顺道养生,谁不喊一句“真香”?

“怕熬夜”=不敬业?舆论的分裂背后是职业健康缺席

网友吵翻的核心,其实是“敬业”定义的分歧:老派观念里,演员就该为艺术拼命;新生代认为,拼命前先拼健康。赵樱子不是第一个“缩沙”的——此前某顶流在综艺里晕倒入院,90后小花请剧组配置“随组医生”还被嘲矫情。行业长期把“超时劳动”浪漫化,直到直播出现,提供了“同量级曝光+即时收益+健康可控”的对照组,才显得拍戏“性价比”惊人地下滑。换言之,不是直播太香,是拍戏太累。

演员“生物钟革命”会撬动制片改革吗

短期看,个别演员拒夜戏,可能让剧组增加B组、推高成本;长期看,这也倒逼制片方优化通告:白班外景、夜班棚拍错峰,引入“双班倒”、AI预演,减少无效等待。韩国已试行“12小时打卡制”,超时报工会罚款;国内也有平台试水“健康基金”,为超时演员买体检+保险。赵樱子的“不熬夜宣言”若成潮流,或许能推动一场“剧组996改革”——让“敬业”与“熬夜”解绑,让作品质量回归内容,而非比谁更能硬扛。

对普通人来说,这场“口水战”最该带走什么

无论直播还是拍戏,本质都是高强度脑力+体力劳动。赵樱子把“怕熬夜”说出口,等于替所有不敢拒绝加班的职场人喊了一次“停”。当“爱惜身体”被嘲为矫情,健康的警钟早已震耳欲聋。她用的是直播话筒,你用的是请假条——界限感,才是对职业生涯最大的尊重。

赵樱子一句“吃不了熬夜的苦”,听起来像个人选择,却意外揭开行业潜规则:把熬夜当敬业,把透支当勋章。直播给了她说不的底气,也给了观众一次反思:我们究竟该为工作付出多少寿命?当“不熬夜”成为稀缺选项,或许真正该更新的不是演员,而是整套把“超时”当常态的制片逻辑。毕竟,戏可以补拍,命不能重播。愿下一次,当有人说“我怕熬夜”,我们回的不是“矫情”,而是“理解”,因为健康才是最长情的敬业。

最新文章

《喜人奇妙夜》举办“喜人见面日”发布会 于谦“意识流捧哏” 宋亚轩唱“技能五子棋”

娱乐

 

阅读16347

演员林永健在《人民日报》发布文章 提到影视创作者应当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

明星

 

阅读12745

泰国演员推哥在活动上回应不接戏原因 离不开孩子 七天见不到孩子接受不了

明星

 

阅读16847

昆凌在接受采访时 谈想维持好身材首先要吃原型食物

明星

 

阅读14843

10月15日赵樱子在直播中自曝不拍戏的原因 称吃不了熬夜的苦

明星

 

阅读14041

冀ICP备20017381号-1